深邃而广远,智慧而清晰,思想与脚步并力,既是影响也是推动,既是进步心灵的灯盏又是秋寒欲推的门扉。

China Roses - Enya

中国式教育

孤旅歌者

       当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陡然间,心被挤挤了又挤,呼吸也猛地变得急促。原因很简单,曾经经历的教育过程在历经古板式教化、程序式浇注、系统化输出、填鸭式输入的同时,在时代新背景下没有丝毫的改变。

      惟有改变的是书包的重量,价值观念在课堂间的穿梭,各种形式上的补课,让学生和家长不堪承受之重。教育本身独有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课堂中完全被金钱和功利主义所占据。每个人都有权利申诉关于教育的独家说明和看法,然而,纵使这样那样的所谓“权威式”的解说都无法掩盖当下中国式教育缺乏的人文关怀、特色本质开发、个体自然性教育的现实。

       教化的力量源于思想的推动,机制的转变,与时代新要求同步。然而,总有那么多的失望和委屈的眼泪模糊了渴望的眼睛。学生因为择校,家长要“不择手段”冲进关系网中努力地挣扎,为儿女争得好学校的一席之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登攀上游阶梯。从小学到高中,一线城市教育极端竞争很早就已经白热化、白刃化,其现实“惨烈”让多少没有竞争力的家长徒叹;二三线城市也没有让人乐观,好的学校好的班级好的班主任都是那些具有“实力”家庭的首选,而教育的普遍意义在竞争的大旗面前失去色彩,教育的内在品质在没有严谨机制传递下演变成菜市场、竞拍会。于是,大众总是在用试探的口吻询问,中国教育的改变在何方?

      谈到中国的教育,永远也绕不开高等教育这根木桩。大学的独立精神和大学个体主题精神是我一直想知道却无法找到的答案。大学的精神本质与学生共融性创造是大学独立彰显魅力内质所在。那么,去行政化的中国大学有没有?据我所知,没有。

       体制机制固化作用固定了中国教育始终沿着从未改变的路径在新时代必须参融进教育新特点的要求下,中国的教育提出了素质教育如何全面实施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的缘故,以分论英雄的时代从未远离我们的视线。那些偏远农村和城市辖区农村生源的流失,教育资源的匮乏都在影响和阻遏着孩子们学习体质的成长。十八大报告关于中国教育的阐述不失为一缕曙光,让孩子们的学习的梦想和中国梦的实现契合成中国教育崭新机遇。

       还有没有一种可能,中国的教育没有了负重的书包,学生的餐食营养了体质,学生的眼神里不在纠结功利主义,教师不再让教育内在品质价值化,使校园始终成为学生梦想的田园,不再让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而着急呢?

      中国式教育的转变,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顺应教育兴国与中国梦的实现,才能让课桌背后的眼神更专注,教室里的阳光更安详,教师的职业更高尚。中国式教育的转变,只有具备勇于断腕的精神没有其他途径,惟有突围,引入机制的力量,才能让学术更精深,教育的意义更纯洁,中国教育的脚步走向世界才更有力量。

      


      

    

评论
©Lonely singer
Powered by LOFTER